日期:2025-10-30 00:51:09
顺升网
点击图片可进入专题 >>>
秋日的乌蒙山区,云雾缭绕。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的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却是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埋头组装一批即将出口的高端动漫手办。
来自附近异地搬迁家庭的杨丹穿梭在工位间,熟练地指导新员工:“组装要用巧劲,不能蛮干。”三年前,她还是一名普通工人,如今已是月薪5500元的小组长。
“楼上安居,楼下乐业”,是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生活写照。在广州市天河区对口帮扶下,柏杨林街道建成6个扶贫车间,提供300多个“即来即上班”的零工岗位,让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也能在家门口就业。
当前,广州高质高效谋深做实东西部协作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天河区拓展产业发展、医疗教育、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帮扶,推动东西部协作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一株天麻的“数字化新生”
在毕节市大方县“中国·贵州天麻交易中心”,巨大的电子屏显示着天麻交易数据。
在广州天河的对口帮扶下,这个投入了290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建成的平台,是国内首个天麻数字化交易中心,引入了京东科技生物资产数字化服务基地和贵州天麻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院所、企业。

大方智创天麻产业有限公司的天麻产品。
“天麻是‘贵州三宝’之一,但光卖原料不够,必须科技赋能!”大方智创天麻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谭磊说。其团队与广州企业合作建成近4000平方米的精细化加工厂,研发天麻发酵饮品、助眠产品,并建设500亩种子培育基地。
依托毕节市大方县得天独厚的天麻特色产业优势,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地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深化东西部产业协作,大力推进大方县天麻产业集群建设,助推产业集群发展迈出坚实有力的新步伐。
2024年,大方天麻综合产值8.6亿元,较2020年2.77亿元大幅增长,持续擦亮“中国天麻之乡”的称号。
被誉为“古彝圣地·奢香故里”的大方县物华天宝,森林覆盖率高达60%。除了盛产天麻外,这里还有“中国皱椒之乡”“中国豆制品之乡”等美誉。为此,广州市天河区持续做好“土特产”大文章——

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德示范园(豆制品产业园)建设项目。
依托大方豆制品现有资源,2024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300万元,实施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德示范园(豆制品产业园)建设项目,有效提高豆制品的市场竞争力;
2025年计划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3万元,在大方县羊岩村新建烘干房及烘干设施一套,让更多产业附加值留在农村、留给农户,同时助力大方县迷迭香输出大湾区。
跨过山与海顺升网,来自天河协作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毕节大方的乡村与产业。

樱桃林里来了“湾区客”
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樱桃林下的“陶营林宿”露营基地停满了外省车辆。“我从7月住到现在,这里空气好、风景好,是养生的好地方。”湖北游客王先生说。
基地负责人刘日辉是广州人,2020年因东西部协作来到纳雍。“今年暑季,我们引来了600多名广东游客。”他说。帐篷酒店7月至9月初天天爆满,今年营收已突破100万元。

“陶营林宿”露营基地。
“没有东西部协作、没有天河区的帮扶,就没有今天的陶营。”陶营村党总支书记肖军感慨。
在广州市天河区的大力帮扶下,2023年该村获东西部协作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改善产业路和健身步道。2024年,又获390多万元建设露营基地,让村里有了旅游新地标。村里顺势打造烙锅城和咖啡厅,带动40多人就业,今年旅游综合收入超1000万元。
同样在纳雍,另一处风景旖旎的村落李子村则是一个生产“芳香”的地方。
24岁的李云开着白色越野车去上班。她的目的地是贵州木梳苗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谁能想到,2018年李子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6.63%。转机来自广汽集团的帮扶。结合汽车后市场需求和李子村自然条件,广汽决定发展芳香产业,整合450多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种植110亩薰衣草、迷迭香,建起加工厂和展厅。

李子村的“芳香产业”产品。
如今,李子村已开发50多款芳香产品,打造“爱满车香”品牌,5年累计销售额超30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300多万元。村委会主任沈阳自豪地说:“全村年人均收入从2500元增至14200元,300多户开上了汽车!”
“我们整合资源、细化帮扶措施,在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让村里有产业、群众有就业。”纳雍县委常委、副县长、天河区派驻纳雍县挂职干部罗子龙表示,今后将结合纳雍所需、天河所能,精准对接帮扶项目,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用心用情谱写“协作曲”
位于毕节高新区的贵州星美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规律的“哒哒”声奏响着发展的乐章。一台台缝纫机高速运转,工人们手指翻飞,生产出一件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饰。
“我们专注于高端运动类针织服饰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日产量能达到8000件左右。”贵州星美服饰有限公司人事行政主管丁华介绍道。这家2021年初入驻毕节高新区的企业,如今已是当地轻纺产业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贵州星美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做工的景象。
它的快速成长,与千里之外的广州市天河区紧密相连。
天河区的帮扶干部们敏锐地捕捉到大湾区时尚产业转移升级的机遇,同时也看到毕节在人力资源和产业配套上的潜力。在东西部协作背景下,星美服饰这样有技术、有市场的高端服装生产企业,被精准地引入毕节。
“入驻后,我们依托本地完善的轻纺产业链,实现了从面料开发、印花图案设计到成衣制造的一体化生产。”丁华说。这不仅降低了综合成本,更形成了高效的产业集群效应。
帮扶不仅是产业和数字,更是人与人的温暖相遇。
毕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这个贵州省单体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着6372户、2.9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占19个。在广州天河派驻帮扶队的推动下,广州参与援建的配套社区学校、社区医院、长者饭堂等设施,协助柏杨林街道让2.9万名山区脱贫群众实现“拎包入住”。

柏杨林街道的社区车间里,居民们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改变了一代人,影响了三代人。”街道办主任冷付春说。如今,柏杨林社区考出了清华、北大、中科大的学生;街道复制广州社区治理先进经验,投入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建设长幼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仅需3元即可享用营养餐,儿童可参与课后托管……
山海情长,天河力量。从南海之滨的繁华都市到乌蒙深处的乡村社区,天河区用心用情谱写着一曲协作赞歌。跨越千里的协作的力量,正在让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
更多阅读:
山海同心 穗毕同行
牛奔湾区,花映苗寨!深山“土特产”火出圈了|穗毕协作
“折叠”的人生挺起来了!这场跨越1500公里的救治太治愈|穗毕协作
“苦甲天下”村逆袭了,民宿年分红4.4万元|穗毕协作
策划:柳时强
采写:南方+记者 李鹏程 通讯员 牛宇飞
拍摄:叶颖诗
调研组:柳时强 李鹏程 叶颖诗顺升网
小麦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